转发《云上咸宁》:
http://app.xnnews.com.cn/news/bd/202508/t20250818_4045501.shtml
青春筑梦乡村路 微光汇聚振兴潮
——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双轨行动书写时代答卷
(通讯员:熊乙蔚)盛夏骄阳似火,青春热情如歌。这个暑期,一支由青年学子组成的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创新实践为笔,以祖国大地为卷,通过"线下深耕+云端辐射"的双轨模式,在荆楚大地与全国13个省份同步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图景。这场跨越山河的实践行动,不仅让乡村振兴战略的种子在近万名群众心中生根发芽,更以青春之力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家国担当。
线下课堂扎根社区:让科普之花绽放鄂南沃土
在咸宁市金桂社区与香城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,一群身着"振兴绿"的年轻身影成为今夏最动人的风景。实践团队以"童心筑梦振兴路"为主题,围绕产业振兴、文化振兴、人才振兴三大维度,精心设计"振兴课堂"课程体系。青年志愿者们通过"PPT理论溯源+视频案例解析+情景模拟体验+互动问答闯关"的沉浸式教学模式,将抽象战略转化为生动故事。
在产业振兴单元,志愿者以咸宁本地声名远扬的特色产业——桂花为切入点,带领社区的孩子们踏入产业振兴的知识课堂,用通俗易懂、活泼俏皮的语言,结合一个个独具本地特色的鲜活例子,将产业振兴的奥秘娓娓道来,课堂氛围瞬间被点燃;文化振兴环节,以咸宁咸安区、通山、通城、崇阳、赤壁、嘉鱼六个县区为主线,引领孩子们穿梭于咸宁各地,领略不同地区风格迥异的文化符号;人才振兴板块,以“新职业技术农民猜猜猜”小游戏为引,引领孩子们认识了解现代新职业技术农民的主要类型及工作,通过"假如我是小小村支书"的角色扮演,激发孩子们对乡村未的无限想象。
参与活动的志愿者们表示“希望我们今天的讲解能在大家的心中埋下一颗小小的种子,期待在未来的一天,这颗小种子能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,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。”金桂社区的一位家长也表示:“这种活动很有意义,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讲乡村振兴,让他们从小就对农业、农村有感情,懂得珍惜和感恩。”两场活动累计吸引200余名青少年参与,收获好评无数,真正实现了"教育一个孩子,影响一个家庭,带动整个乡村"的辐射效应。
云端课堂跨越山河:以微光汇聚振兴星河
当线下课堂在鄂南大地激起涟漪,一场覆盖全国的"振兴小课堂"行动正以燎原之势展开。团队创新采用"返乡实践+云端联动"模式,从本校招募来自西藏、新疆、甘肃等14个省的150余名,经过乡村振兴战略解读、新媒体传播技巧等专项培训后,这些青年志愿者带着定制版《乡村振兴科普手册》返回家乡。在湖北恩施的吊脚楼前,志愿者用土家语讲解生态旅游;在新疆博乐,维吾尔族学生正在视频前展示着智慧农业,介绍着特色农业;内蒙古草原的蒙古包内,马头琴声伴着电商助农故事飘向远方……
"我们要求每个志愿者做到'三个一':一场主题宣讲、一次实地探访、一个创意短视频。"项目指导老师介绍。通过云端管理,150余位志愿者的足迹遍布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新疆、内蒙古等14个省(自治区),乡村振兴的希望已跨越千山万水,在更多人心间点亮。
青春答卷书写担当:知行合一铸就时代新章
"这场实践既是战略普及课,更是国情教育课。"团队指导老师在总结会上表示,这场持续整个暑期的实践行动,不仅构建起"高校-社区-乡村"三级联动体系,更探索出"专业赋能+文化浸润+科技支撑"的乡村振兴教育新模式。
"青年之字典,无'困难'之字;青年之口头,无'障碍'之语。"正如实践团队宣言所写,这支平均年龄21岁的队伍,正以脚踏实地的行动诠释"请党放心,强国有我"的铮铮誓言。当乡村振兴的号角响彻神州,他们用青春的微光汇聚成璀璨星河,照亮了广袤乡村的希望田野。这场跨越山河的实践之旅,终将化作新时代青年与祖国同频共振的永恒印记——今日播撒的千万颗种子,必将在未来长成推动民族复兴的参天森林。
